1 概述
DCP-KZ(W)30型電腦測控衛(wèi)生紙抗張試驗機(以下簡稱試驗機)是衛(wèi)生紙和面巾紙(含濕巾)抗張強度性能檢測的基本儀器,其各項性能參數(shù)和技術指標符合ISO1924/2《紙和紙板—抗張強度的測定 第二部份:恒速拉伸法》和GB/T12914《紙和紙板抗張強度的測定法(恒速拉伸法)》等標準的規(guī)定。
試驗機主要適用于衛(wèi)生紙和面巾紙(含濕巾)抗張力、抗張強度、伸長量、伸長率等參數(shù)的測定,也可用于其他低抗張強度、低伸長率的片狀材料的抗張性能試驗。
2 主要技術特性
2.1 試驗機主要技術參數(shù)
參 數(shù) 項 目
|
技 術 指 標
|
測量范圍
|
(0.3~30)N,分三檔
|
示值準確度
|
示值誤差±1%,示值變動性≤1%
|
伸長量測量范圍
|
(0~130)mm(在180mm標準試驗長度下)
|
伸長量測量準確度
|
±0.1mm
|
試驗速度調節(jié)范圍
|
(5~99)mm/min
|
試驗速度誤差
|
(5~10)mm/min:±1mm/min
|
(10~99)mm/min:±5%
|
夾間距(試驗長度)
|
50mm、90mm、99mm、180mm、200mm
|
夾間距定位誤差
|
±0.5mm
|
動夾頭復位誤差
|
±0.1mm
|
外形尺寸
|
700mm×320mm×227mm
|
整機質量
|
約42kg
|
2.2 測量范圍分檔說明
測量范圍分檔
|
(0.3~3)N
|
(1~10)N
|
(3~30)N
|
分辨力
|
0.002N
|
0.004N
|
0.01N
|
2.3 試驗機正常工作的環(huán)境條件
2.3.1 室溫:20℃±10℃。
2.3.2 電源:AC220V±22V,50Hz,大電流5A,電源應可靠接地。
2.3.3 工作環(huán)境清潔,無強磁場和震動源,工作臺平整穩(wěn)固。
3 操作控制系統(tǒng)功能概述
3.1 電源開關
位于試驗機右后部,用于控制電源通斷。
3.2 操作按鍵
試驗機操作控制系統(tǒng)集中布置在操作面板上,操作按鍵排布如下圖所示,各操作按鍵功能如下:
“復位”鍵——用于系統(tǒng)初始化和系統(tǒng)“死機”時恢復功能。
“量程選擇”鍵——用于選擇所需的測量范圍檔位。
“走紙”鍵——控制打印機走紙,按動本鍵打印機走紙,再按則停止走紙;打印過程中按住本鍵可終止打印。
“打印”鍵——打印指令鍵。
“伸長量”、“伸長率”、 “抗張力”、“抗張強度”、 “指數(shù)”和“標準偏差”鍵——用于選擇顯示或打印相應的測試數(shù)據。
“夾距選擇”鍵——用于選擇夾間距(試驗長度)。
“內存清除”鍵——用于清除內存數(shù)據。
“刪除”鍵——用于刪除含有明顯粗大誤差的測試數(shù)據。
“準備”鍵——控制系統(tǒng)進入待測試狀態(tài)。
“層數(shù)設置”鍵——設定單次試驗的試樣張數(shù)。
“速度設置”鍵——用于設定試驗速度。
“定量設置”鍵——用于置入試樣定量,并據此計算抗張指數(shù)。
“△”和“▽”鍵——置數(shù)增加和置數(shù)減少鍵。在待測狀態(tài)下按“△”鍵,可以進入壓差設置狀態(tài)。
“左”、“右”和“停”鍵——用于手動控制動夾頭運動。
“測試”鍵——測試指令鍵,控制試驗機自動完成一次工作循環(huán)。
具體操作詳見本說明書第4章“操作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”。
4 操作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
4.1 拆箱與安裝
4.1.1 拆開試驗機包裝箱上蓋板,取出隨機技術文件和附件。
4.1.2 拆下四周箱板,卸掉底板上固定試驗機的螺栓,取下試驗機。
4.1.3去除各部的包裝捆扎物,擦凈油污和灰塵,將試驗機置放在平整穩(wěn)固的工作臺面上。
4.2 試機
4.2.1 接通電源,打開電源開關,通電預熱30min。
4.2.2 按除復位鍵外的任意鍵,試驗機自動進行夾距設定(默認夾間距為180mm)。動夾頭到位后,蜂鳴器發(fā)出兩聲短促的鳴響。
4.2.3 按本說明書第3.2條介紹檢查各操作按鍵功能,如無異常即可交付使用。
4.3 夾間距(試驗長度)設定
試驗機設定五種夾間距,通過操作面板上的“夾距選擇”鍵進行選擇。按“夾距選擇”鍵,當顯示屏顯示需要的夾間距時,按“測試”鍵確認,試驗機動作,動夾頭運動到設定位置,蜂鳴器鳴響。
開機時,在動夾頭自動對位過程中,可以按“停”鍵終止動夾頭運動,重新設定夾間距。
4.4 試樣定量的設置
4.4.1 按“定量設置”鍵,進入置數(shù)狀態(tài)。
4.4.2 按“△”或“▽”鍵,置入被測試樣定量。
4.4.3 按“定量設置”鍵確認并退出置數(shù)狀態(tài)。
注:試驗機預置定量為40g/m2,如不加設定,試驗機將據此預置定量進行抗張指數(shù)計算。
4.5 試樣層數(shù)的設置
4.5.1 按“層數(shù)設置”鍵,進入置數(shù)狀態(tài)。
4.5.2 按“△”或“▽”鍵,置入被測試樣層數(shù)。
4.5.3 按“層數(shù)設置”鍵確認并退出置數(shù)狀態(tài)。
4.6 試驗速度的設置
4.6.1 按“速度設置”鍵,進入置數(shù)狀態(tài)。
4.6.2 按“△”或“▽”鍵,置入所需的試驗速度(試驗機預置的試驗速度為20mm/min)。
4.6.3 按“速度設置”鍵確認并退出置數(shù)狀態(tài)。
4.7 測量范圍檔位選擇
4.7.1 取件試樣實測,確定試樣抗張力的大致范圍。
4.7.2 根據實測的抗張力值,按照在測量上限值的20%~80%內選擇的原則,選擇合適的測量范圍檔位。具體操作步驟為:按動“量程選擇”鍵,儀器自動在(0.3~3)N、(1~10)N、(3~30)N三個測量范圍檔位之間進行切換,顯示屏左上角顯示各檔位對應的測量上限值。
※重要說明:對同一組試樣,只能在一個測量范圍檔位下進行試驗,如果在一組試驗過程當中進行量程切換,將會造成測試數(shù)據小數(shù)點位的混亂;在進行測量范圍檔位選擇之前,應將此前的測試數(shù)據打印輸出,并清除全部內存數(shù)據。
4.8 壓差設置
4.8.1 壓差的定義:壓差,指試樣承受的大力值與試樣斷裂后力值的差值(參見下圖)。儀器以設置的壓差為依據判別峰值。
4.8.2 壓差設置操作步驟
在待測狀態(tài)下,按“△”鍵,出現(xiàn)壓差設置菜單,按提示操作即可設置壓差。對不同的測量范圍檔位應分別設置合適的壓差,試驗機出廠狀態(tài)各檔位壓差默認值足以滿足大多數(shù)試驗要求,一般不需重新設置。試驗機出廠狀態(tài)各檔位壓差默認值見下表:
測量范圍檔位
|
(0.3~3)N
|
(1~10)N
|
(3~30)N
|
默認壓差
|
0.200N
|
2.000N
|
5.000N
|
※重要說明:壓差設置過高,可能造成試樣斷裂后不能自動返回;壓差設置過低,對某些有多個力的峰值出現(xiàn)的測試,可能造成測試結果偏低。如非必要,應盡量采用試驗機各檔位的默認壓差。
4.9 測試
4.9.1 按“準備”鍵,進入待測試狀態(tài)。
4.9.2 在右夾頭上夾入一條或多條試樣。
4.9.3 輕輕拉直試樣,將試樣的另一端夾入左邊的活動夾頭鉗口內。
4.9.4 按“測試”鍵,試驗機自動完成一次工作循環(huán)。存貯的測試數(shù)據為單層試樣的測定值。
4.9.5 更換試樣進行下一次試驗,直至一組試驗完畢。
注:為確保夾持試樣時的初張力累加入測試結果,在一組試驗開始前,必須先按“準備”鍵進入測試準備狀態(tài),否則將有可能使測試結果不準確。
4.10 測試數(shù)據的提取、刪除和打印輸出
4.10.1 顯示及打印參數(shù)代號說明
符號
|
代表的參量
|
符號
|
代表的參量
|
F
|
抗張力
|
F
|
抗張力平均值
|
S
|
抗張強度
|
S
|
抗張強度平均值
|
l
|
伸長量
|
φ
|
伸長率(相對伸長)
|
I
|
抗張指數(shù)
|
σl
|
伸長量標準偏差
|
σS
|
抗張強度標準偏差
|
W
|
試樣定量
|
V
|
試驗速度
|
B
|
試樣寬度
|
L
|
夾間距(試驗長度)
|
n
|
試驗次數(shù)
|
t
|
試樣斷裂時間
|
C
|
試樣試驗層數(shù)
|
4.10.2 提取
4.10.2.1 一組試驗完畢,重復按動“抗張力”、“抗張強度”、“伸長量”、“伸長率”、等四鍵中的任一鍵,可提取顯示所選項目的單次實側值、大值、小值和平均值。
4.10.2.2 按“指數(shù)”鍵,可提取顯示抗張指數(shù)。
4.10.2.3 重復按動“標準偏差”鍵,顯示屏循環(huán)顯示抗張強度、伸長量的標準偏差。
4.10.3 刪除
4.10.3.1 一次試驗完畢后,按“刪除”鍵,可刪除當次試驗數(shù)據。
4.10.3.2 一組試驗后,按4.10.2.1所述找到欲刪除的試驗數(shù)據,再按“刪除”鍵,可刪除任意一次的試驗數(shù)據。
4.10.4 打印輸出
一組試驗完畢,按“打印”鍵,根據顯示屏提示選擇打印輸出的內容:
——不加選擇,試驗機自動按常規(guī)打印格式打印輸出設定的參量及各項測試結果的平均值;
——按4.10.2.1所述四鍵中的任一鍵,打印輸出所選項目的單次實側值、大值、小值和平均值;
——按“指數(shù)”鍵,打印輸出抗張指數(shù)的單次值、大值、小值和平均值;
——按“標準偏差”鍵,打印輸出抗張強度、伸長量的標準偏差。
4.11 內存數(shù)據的清除
4.11.1 按“復位”鍵或關斷電源重新開機,系統(tǒng)重新進行初始化,清除全部內存數(shù)據。
4.11.2 按“內存清除”鍵,清除內存中的測試數(shù)據,保留置入的參量。
注1:采用以上方法清除內存數(shù)據,用戶置入的試樣定量、試驗速度及選擇的測量范圍檔位和夾間距均不會被清除。
注 2:試驗機多可以存儲99次試驗的數(shù)據,如果試驗次數(shù)超過99次,試驗機將自動鎖定并提示用戶是否打印輸出或清除測試數(shù)據。
注3:一組試驗完畢并打印輸出后,如不清除內存,則以后試驗的數(shù)據將加入上一組數(shù)據中進行計算,因此請注意及時清除內存。
注 4:各項指標的計算公式請參見相關試驗方法標準。
5 維護保養(yǎng)
操作者應熟讀使用說明書,嚴格遵守操作規(guī)程,并做好以下維護保養(yǎng)工作:
1.經常保持試驗機清潔,長期不用時應加罩防塵。
2.試驗機出現(xiàn)故障時,應請專業(yè)人員檢查排除,切勿帶病運行。
3.試驗機傳動絲杠部位應不定期加注少量潤滑油。
4.堅持周期檢定,保持試驗機優(yōu)良技術狀態(tài)。檢定周期一般為一年。
5.當打印紙卷用完或打印字跡不清時,應更換打印紙卷或打印色帶,具體操作詳見隨機技術文件《更換打印紙及色帶說明》。
6 故障排除與維修
故障現(xiàn)象
|
故障原因分析
|
排除與維修
|
無顯示,按鍵失靈
|
保險管燒壞、電源開關損壞、電源線接觸不良或松脫
|
更換保險管、更換電源開關、檢查修理電源線
|
通電后或使用中亂顯示,按鍵不起作用
|
系統(tǒng)“死機”
|
按“復位”鍵或關斷電源重新開機
|
按“打印”鍵打印機不動作
|
1.打印頭連線脫落或接觸不良
2.打印頭損壞
|
1.檢查打印線路
2.更換打印頭
|
顯示器無顯示或亂顯示,但試驗機其他功能正常
|
1.顯示器連線脫落或接觸不良
2.顯示器損壞
|
1.檢查線路
2.更換顯示器
|
顯示正常,一部分按鍵不起作用
|
按鍵損壞
|
更換按鍵
|
顯示正常,電機工作狀態(tài)失控
|
電機控制電路故障
|
檢查電路,查明故障并采取相應措施(由專業(yè)人員處理)
|
夾間距設定失控
|
光電對管損壞
|
更換光電對管,重新調整遮光片位置
|